随着BIM技术进入普及阶段,它在有效利用信息、合理安排工期、减少项目变更、控制项目成本等方面为大型工程项目提供解决方案。深圳机场作为现代化大型国际机场,将新扩建工程引入三维地理信息和BIM技术,深入探索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国内数字化机场建设示范工程,希望能为国内其他机场建设提供范例和经验。
前言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在工程项目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处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合理安排工期,控制成本,尽量消除因规划设计不当造成的工程损失和施工延误,实现整个建设项目周期乃至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我国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集海陆空铁运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国际机场。其新一期扩建工程面临着规模大、人口多、标准高、时间紧等诸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新阶段施工中引入BIM技术,创新深圳机场规划、设计、施工的施工管理模式,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为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运维管理奠定基础。希望能在国内其他机场建设和应用。
一、BIM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1.1BIM的基本概念BIM的概念由Autodesk公司于2002年首次提出,它将BIM定义为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创建和使用的可计算的数字信息。BIM是由国际标准组织设施信息委员会(FacilitiesInformationCouncil)定义的,是在开放的行业标准下,设施的物流和功能特征及其相关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的可计算或可计算的表示,以便为决策提供支持,更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建筑信息建模(BIM)是通过使用数字模型来设计、构建、操作和维护项目的过程。BIM模型包含项目的所有几何、物理、功能和性能信息。项目中的不同参与者可以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基于相同的模型一起工作来分析和模拟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信息共享和无损传输,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节约工程成本,提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201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简称《纲要》),在总体目标和专项信息技术应用中9次提到建筑信息模型(BIM)。
2016年9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全面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提升BIM、大数据、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2016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BIM最高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规定了模型结构与扩展、数据互操作、模型应用等诸多内容,为BIM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提供了基础支撑。2017年2月发布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和信息管理,为项目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业质量提高和效率提升。”
2015年5月4日,深圳市建设工程部发布了全国首个政府公共工程BIM实施纲要和标准,确定了建设工程部BIM应用的总体定位和规划,给出了BIM实施的具体范围和阶段,确定了BIM实施的价值点和技术路线。根据纲要目标,2016年8月3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深圳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真正提出了推进BIM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BIM技术应在2017年全面应用于深圳政府项目。目前,深圳市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项目基本落实了纲要要求,呈现多点开花状态。与建筑和水电行业相比,BIM在机场建设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民航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BIM技术将成为机场建设行业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深圳机场新一期扩建工程概述根据《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5年版)》,深圳机场新一期扩建工程位于现有T3航站楼北侧,总面积约128公顷(主楼、站坪、滑行道124公顷,北区综合配套用地3.6公顷)。除卫星厅及其配套系统设施外,本期扩建工程还包括第三跑道及其配套滑行道、连接路、?;?、能源中心等。卫星厅建筑面积约23.8万平方米,规划近座61座(含组合座20座),远座10座,有两条垂直连接道路、自动运人和行李运送系统等。
目前,该项目处于初步设计阶段。分析项目现状,深圳机场新一期扩建工程面临几大问题。2.1大新一期扩建工程作为大型民用机场建设项目,专业多、关系复杂、技术难度大,包括建筑、结构、设备、机电、公共设施等公共和民用建筑专业,以及机场规划、机场照明、通信、导航、气象、供油、弱电等民航行业的所有专业。这些专业都有自己独立的运营空间、时间和技术要求,以及各个专业的进度。2.2工程工期长,工程进度紧。根据深圳市政府指示,2020年底投入使用是深圳机场卫星大厅工程的总体进度目标。原设计工作被严重拖延。后来同济大学进度课题组对卫星馆的项目进度计划进行了重组。目前的设计工作已经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预计施工图设计将于2017年底完成,与新计划进度基本一致,但存在工作量大、绘图时间紧等问题。2.3项目建设涉及多方,各方能力参差不齐。扩建工程新阶段涉及业主、设计承包商、设计分包商、施工承包商、施工分包商、系统供应商、施工监理、造价咨询、BIM管理咨询等。各方参与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BIM平台不统一,缺乏BIM应用技术。
三、BIM技术在深圳机场扩建工程各阶段的应用3.1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利用BIM进行多学科三维协同设计,提前进行管线碰撞检测、管线综合、净高分析,减少“错漏缺”问题;根据BIM模型的可视化特点,检查机房空间布局是否优化,后期维护是否方便;使用BIM模型检查卫星大厅与捷运、行李隧道、公用设施隧道、既有11号线、广东深等之间的各种边界关系。,并提前找出上述项目航天港和专业港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产品质量,加快设计成果的稳定性。3.2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不断探索。工程开工前,利用BIM技术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
www.ny375.com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对设计方案的准确理解,做到“按图施工”;利用模型模拟施工现场的布局,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区域,实现有序施工和堆放;针对节点繁杂,提前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冲突问题,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在施工期间,本项目自主研发的施工管理平台将用于档案、施工申请、进度、变更、支付、质量和安全等的统一管理。,从而为所有承包商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实现传统工程管理手段向“线上+线下”模式的转变,为本扩建工程提供多角度、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服务。
3.3运维阶段BIM技术应用运维阶段BIM技术应用仍在规划中。拟将设计和施工BIM成果与机场后期运维管理相结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运维体系,构建基于BIM技术的机场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档案、实物资产、设备运维、备件库存和外围实时监控的有效控制,全面提高机场运维管理质量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为领导决策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保障机场运营。
四.BIM技术在深圳机场扩建工程中的具体实践为了响应国家和深圳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要求,
bim技术满足深圳机场集团提出的创新型信息管理主体,抓住“智慧机场”建设的新机遇,同时将BIM技术引入到新一期扩建工程中,以解决新一期扩建工程面临的规模大、人口多、标准高、时间紧等诸多问题。利用BIM标准体系编制、BIM协同管理平台建设、BIM模型设计与审核、三维地理信息模型辅助设计四个应用点,推进机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4.1建立BIM实施框架,编制BIM标准体系。扩建项目总部将牵头组建BIM咨询单位?;?ldquo;平台建设分离、责任分工、过程控制”的基本原则,建立项目BIM实施框架,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咨询服务,促进新扩建项目的责任分工、统一指挥、数据安全和顺利发展。